“欧中应进一步扩大共识与合作”******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社会应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在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提出,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强调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些倡议具有建设性,值得各方借鉴”。
“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各方应共同努力,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互联互通。”舒曼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各方应保持对话,反对将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避免国际组织和机构被个别国家左右。“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包容普惠发展,符合德国和欧洲的利益。”
“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主权行事,不受任何其他权威的命令强制,也不容许外来干涉。个别西方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做法违背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舒曼指出,多边主义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基石。各国必须奉行和平共处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当前,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希望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他表示,西方国家必须承认并接受这一现实,认真倾听亚洲国家的声音,与亚洲国家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致力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值得肯定。”舒曼认为,国际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促进全球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在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经验值得各方借鉴。
舒曼表示,长期以来,德中两国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中共二十大召开后,朔尔茨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同中方一道向世界发出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国际社会必须团结一致,坚决反对阵营对抗。”舒曼说,德中、欧中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拥有巨大合作潜力,“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欧中应进一步扩大共识与合作”。
(本报柏林电 本报记者 花放)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农民的收益摆在突出位置,彰显人民立场。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几年,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农资补贴,农民种粮的劲头更足了;培育农事体验、观光采摘、民俗文化等新业态,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宽了。
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农民,带着新技术、新理念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放眼广袤乡村,从牛耕肩挑的传统劳作,到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吃饭这个问题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努力,到种地有证书、技术有职称的职业发展,农民这个身份有了前所未有的骄傲。
对广大农民来说,前景看得清,收成也摸得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1年的2.50∶1。
口袋富了,脑袋也要富。最近,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在各地深入开展,在有些农村,宣讲融入到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中,百姓听得懂也记得牢。提供精神食粮、烹制“文化大餐”,正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的缩影。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亲们精气神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为的都是让亿万农民过上好日子。不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会改变,不会动摇。(马若虎)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